腊八节有哪些习俗?腊八节的习俗?腊八节是几月几日?
精选答案
腊八节的习俗有:吃腊八粥、吃腊八面、用醋泡大蒜等。腊八节,即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八日,又称为“法宝节”、“佛成道节”等,本来是佛教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,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节日。
腊八粥,又名“七宝五味粥”、“佛粥”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一种由不同食材熬制而成的粥,比较传统的食材有红枣、莲子、花生、桂圆、玉米、薏米、红豆、绿豆等。
用醋泡大蒜名为“腊八腊”,一般要泡到大年初一,初一吃素饺子的时候蘸腊八醋,别有一番风味。
腊八节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盛行,是典型的北方节日,有 “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”的说法。
相关问题
1、腊八节的习俗
2、腊八节是几月几日
3、腊八节的来历
4、腊八节的其它美食
6、腊八节生孩子好吗
7、腊八节吃什么
8、腊八节的地方习俗
9、腊八节起源
腊八节的习俗有:祭祀、喝腊八粥、吃腊八面、吃腊八豆腐、吃腊八蒜、吃冰等等。腊八节,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,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,主要习俗是“喝腊八粥”。
腊八节又称为“法宝节”、“佛成道节”、“成道会”等,一开始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,后逐渐成为民间节日。
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,在南方很少提腊八节。
腊八粥又称“七宝五味粥”、“佛粥”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。腊八节喝腊八粥这一习俗,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。
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,2019年腊八节是1月13日,腊八节是重要的农历节日,是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盼,每年腊八节与新年的节日相近,因此在腊八节日中会准备年货,一些地区在腊八节当日还会有喝腊八粥的习俗。
腊八节为农历十二月初八,2019年腊八节是1月13日,腊八节是每年的重要农历节日,代表时间已经接近年尾了,是对未来一种美好的期盼,每年的腊八节与新年接近,因此在腊八节日中就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。
腊八节的时间是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,因此被称为腊八节,古时候将腊八节称为腊日,某些地区还将其称为佛成到日、王侯腊、腊八祭。在腊八节当日会有喝腊八粥的习俗,寓意祛疫迎祥。
腊八节俗称腊八,古人有祭祀先祖以及神灵的习俗,祈求丰收吉祥,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在腊八节一日中得到成佛,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都会煮粥供佛,时至今日到腊八节还会有喝粥的习惯。
腊八节本为佛教节日,按佛教记载,释迦牟尼成道前曾修苦行多年,想放弃苦行。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,他食后恢复体力,于十二月八日“成道”。为纪念此事,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,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,名为腊八粥。后腊八节逐渐成为民间节日。
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,又称为“法宝节”、“佛成道节”、“成道会”等。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,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。
腊八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。传说喝了腊八粥以后,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,因此腊八粥也叫“福寿粥”、“福德粥”和“佛粥”。
在一些不产大米的地方,人们是不吃腊八粥的。他们喜欢用各种果蔬和肉类做成臊子,把面条擀好,到腊月初八的早上全家吃腊八面。
原料:面粉、猪肉或羊肉、豆腐、白萝卜、胡萝卜、大葱、黄豆、小米、粉条、木耳、黄花菜。
调料:酱油、食盐、醋、花椒、油。
制作方法:
1、和好面做好准备。农历2.把新鲜的猪肉或羊肉切成肉丁,再把豆腐、白萝卜、胡萝卜等食材切成丁;把肉丁放进热油锅炒到快熟时加入蔬菜丁,炒好后盛出备用。
3、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,再切成菱形长条;锅里水烧开后,先把洗泡过的豆子等下入,煮至快熟时,下入面,最后再把准备好的肉放进去,加入盐、花椒等调料,这样,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啦。
“腊八豆腐”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。在春节前夕的腊八节,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,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“腊八豆腐”。
主料:黄豆适量
调料:食盐适量
制作方法:
1、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,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。
2、然后抹上盐水,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,放入适量食盐,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,使盐分逐渐吸入,水分也渐晒干,即成腊八豆腐。
腊八豆是南方传统的食品之一。传统腊八豆,是将蒸熟的大豆放在密封的容器中,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发酵腌制出来的。在有益菌的作用下,转化为了另外一种形式的食品。黄豆经过腌渍发酵后,蛋白质分解,氨基酸增加,风味独特,更容易消化吸收。
初八出生之人,性情伶俐,为人处事圆满顺遂。由于本身具备才能,而能成为辅助自己发展事业的利器,使人生安乐平顺,一切无忧。与父母亲的亲缘较为淡薄,因此少年时期很早便离开家庭到异地求学或发展。中年时,运势顺畅发达,可望在此时成就功名。事业发展上,赴外地工作容易受到贵人的协助与庇佑,而能顺利取得良机,事事如意亨通,是属于晚年荣华富裕的命格。
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。在这一天,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,称为成道会、腊八会,并以“腊八粥”供佛飨众。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,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,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,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,称为“腊八粥”。相沿至今,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,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,成为民间风俗之一。所以孩子出生在腊八节是很不错的呀。
现在普遍接受的方式就是腊八节喝腊八粥,中午或者晚上都可以。
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每逢腊八这一天,不论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。在宫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从宫女赐腊八粥,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、果等供僧侣食用。在民间,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,祭祀祖先。
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,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高粱米、紫米、薏米等谷类,黄豆、红豆、绿豆、芸豆、豇豆等豆类,红枣、花生、莲子、枸杞子、栗子、核桃仁、杏仁、桂圆、葡萄干、白果等干果。
1、甘肃腊八节的习俗
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、蔬菜,煮熟后除家人吃,还分送给邻里,还要用来喂家畜。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“素腊八”,吃大米稠饭、扁豆饭或是稠饭,煮熟后配炸散子、麻花同吃,民俗叫它“扁豆粥泡散”。
2、西宁腊八节的习俗
腊八节并不喝粥,而是吃麦仁饭。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,与牛羊肉同煮,加上青盐、姜皮、花椒、草果、苗香等佐料,经一夜文火煮熬,麦仁饭异香扑鼻,十分可口。
3、西北腊八节的习俗
腊八节在陕北高原,熬粥除了用多种米、豆之外,还得加入各种干果、豆腐和肉混合煮成。吃完以后,还要将粥抹在门上、灶台上及门外树上,以驱邪避灾,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。而且,腊八这天忌吃菜。如果这天吃菜的话,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。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,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。
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、土豆煮粥,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“麦穗子”,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“雀儿头”,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。和陕北一样,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,不吃菜。
4、北京腊八节的习俗
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。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,如红枣、莲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杏仁、松仁、桂圆、葡萄、白果、青丝、玫瑰、红豆、花生……不下20种。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、泡果、拨皮、去核,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,直到第二天清晨,腊八粥才算熬好了。
腊八节,俗称“腊八”。《说文》记载:“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。”可见,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。从先秦起,人们习惯在腊八节祭祀祖先和神灵,祈求丰收和吉祥。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,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活动,就是“逐疫”。“逐疫”活动与古代的傩(即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)有关,远古时期,医疗条件十分落后,先民们的认知水平也比较有限,采用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。此外,腊八节又是“佛成道节”。据传,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,各寺院在这一天要念经,煮粥敬佛,即腊八粥。
百科知识网 | 3894个回答